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思考篇: 問題齊思考,參與建未來!

在收集過不同街坊及學者的意見,也研究過外地的案例後,我們認為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的條目, 歡迎你就所有問題或個別問題。
請注意: 問題的數目和內容,可能隨著我們收集到更多意見而有所更動,請大家密切留意!
所有意見,請寄回H15關注組的會址或電郵致我們的電郵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政府強調市建局要「財政自給」,又經常將「保存社區網絡及地區特色」和「低密度發展」說成是「財政自給」的敵人似的,到底是否真是這樣?財政自給是否等於要讓發展商「賺到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歷史悠久的社區內,自然生成的互相網絡、本土經濟、街道文化,與地產商建豪宅、炒樓價之間,到底誰輕誰重?使用公帑進行重建,應如何選擇兩者之間的優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許多歷史悠久的社區內,均有不同形式的小本生意,讓基層市民去謀生,同時,這些小型經濟活動,也為社區帶來了活力和生氣。可是,這些小樓梯檔、小攤販、靠牆舖等,均屬產權上的灰色地帶。究竟有何方法,可以保存這些社區內的活力、生氣與小市民的生活,但同時,又不須大費周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觀乎過往清拆重建的項目,大都由小市民的居所,變成了豪宅。這樣是否會把小市民逐出市區,造成地理上的貧富懸殊?可以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現時的《策略》的條文指:「都會區內約有9300幢30年或以上樓齡的私人樓宇...樓宇老化的問題在歷史悠久的社區尤其嚴重。」可是,歷史悠久的樓宇是否一定有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現行的市區重建機制中,全部都假設所有街坊都想搬,卻沒有任何措施是提供給想留在原區,保存社區網絡的街坊。你認為,是否需要為這些街坊構思一些機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市區重建往往牽涉許多賠償金額的情況下,你認為如為願意不用金錢賠償的街坊,提供「樓換樓,舖換舖」的補償方式,是否合理而節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你認為一個可以運用巨大公權力(《收回土地條例》),但同時牽涉巨額地產利益的公營部門如市建局,是否應更公開其運作、帳目及決策過程?如何可以提高對市建局的監管?如何可以令市建局真正向市民問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化及文物的保育工作,應由誰來執行?是否應由牽涉巨額地產利益的公營部門如市建局來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牽涉許多公共及民生議題的市區更新工作,你認為,該由一受監管的公營部門執行?還是讓私人發展商來進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你認為關乎民生的《社會影響評估》,是否應由市建局和政府以外的獨立機構進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你認為在重建過程中協助街坊的社工隊,是否應該由市建局招標,還是由其他部門或機構遴選?你有什麼意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重建區的周邊社群,其實在環境、交通、租金、社區網絡等問題上,皆會受嚴重影響,你認為該有些什麼措施,令到他們的生活質素,不會因重建而降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有街坊指復修是否可解決大量樓宇的問題,又可省回大筆賠償金額,同時可以免致浪費,你同意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你認為要動用《收回土地條例》這麼大的公權力,相關部門是否必須符合哪些條件?又,現行的一刀切就運用條例定出時限,是不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市建局的工作,牽涉各類民生和環境的工作,故也牽涉許多其他政策與條例的配套問題,例如:《城市規劃條例》、《業主及租客條例》(2004年修訂版)、《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之修改等等等等,究竟配套如何可做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重建新思維:
在收集過不同街坊及學者的意見,也研究過外地的案例後,我們發現,其實由上而下的重建方式,有許多問題(包括在上位者不了解民間的生活需要、某日重建忽然降臨而導致生活飽受衝擊等);那麼,由下而上的市區更新方式是否有可能呢?
換句話說:加強社區發展的社工服務,發展民間參與規劃和教育,由社區自己提出更新的需要和要求,再由獨立的委員會審批更新要求,然後由市建局出資,由專業者負責協助規劃,以真正符合民間需要,還市民生活主導權,又可加強社區活力。
可是,這個做法可能有如下問題,請大家一起動腦筋:
a)如何保證過程中的民主?
b)如何不讓社區內擁有眾多物業的大地產或大業主恃勢脅迫小業主和租客?
c)如何處理特定如文物保育的問題?
d)由什麼人來負責做開啟重建的機制?
e)市建局在這種模式內的角色是否就是教育、協助和批發撥款?那批發撥款該用何種準則?準則又由誰來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見可寄往:
H15關注組電郵:h15grouphk@gmail.com

地址:灣仔莊士敦道222號富嘉大廈一字樓6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